甘肃振兴装备制造业热情高涨我的钢铁
甘肃振兴装备制造业热情高涨_我的钢铁
在日前召开的第十届科博会自主创新论坛上,甘肃省委常委、副省长冯健身表示:“甘肃要进一步加快发展,必须在巩固和壮大现有产业优势的同时,不失时机培育新型优势产业,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不断增加其在整个经济总量中的份额,使其成为新的产业支柱。”
第十届科博会上,甘肃“军团”空前“豪华”的阵容颇为引人注目。甘肃省长徐守盛,副省长冯健身,以及省长助理、兰州市市长张津梁,白银市市长袁占亭,陇南市市长郭玉虎等在内的地方高层齐刷刷地亮相科博会自主创新与高科技企业发展论坛。以他们为代表,7个市党政领导和科研单位、大学和企业管理者178人的甘肃代表团,是历年来甘肃省参与科博会层次最高、人数最多的一次,他们随行还带来了211个招商项目。
西北老工业基地复兴梦燃
应该说,科博会的契机和甘肃省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迫切心情正好一拍即合。
2007年为西北老工业基地甘肃省的装备制造振兴年。科博会上,徐守盛表示,甘肃希望利用科博会的平台,为甘肃的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发展进行宣传造势。此外,也是借机为兰州高新区、中科院白银高技术产业园和陇南橄榄产业作重点宣传和展示的好时机。而4月5日,甘肃省在天水市召开的装备制造业振兴会议上,甘肃省高层就集体商议了振兴甘肃省装备制造业的具体对策。
冯健身说,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甘肃省情,以及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甘肃省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行动计划共涉及装备制造业七个重点发展领域,其着眼点均在发挥甘肃省的比较优势,瞄准国内外领先技术,强化自主知识产权意识,提高行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据了解,为振兴装备制造业,“十一五”期间甘肃省将重点培育五个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集团,50个年销售收入超亿元重点企业,初步形成以重大特色装备,知名品牌和骨干企业为支撑,一批精、特、专、新,中小企业相配套的装备制造产业格局。同时,力争在合资、合作、并购、嫁接等资本重组上取得积极进展,培育三到五个上市公司,依托若干个具有特色、规模较大的装备制造业集聚区;甘肃省计划建立起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创新体系,建设一批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在2020年前,使全省装备制造业新产品产值力争达到30%以上,同时实现节能降耗、污染减排的目标;创新重点企业的经营机制,营造有利于甘肃省外,境外、国外和国有经济以外的资本进入装备制造业的投资环境。
在近几年经济改革和体制创新中,甘肃省在电机、风动设备、无线电路、整机等产业表现出了比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记者了解到,借助现有的酒钢研究院、金川自动化所、长城电工研究所的科研实力,甘肃省将加快培育振兴甘肃装备制造业的支柱企业。此外,借助其在石油钻采、精密数控机床制造、风力发电装备制造等方面的优势,甘肃省装备制造业振兴的重点在于发展石油钻机、抽油机、数控机床、凿岩机、风力发电机和真空镀膜机等有市场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产品。
系列措施全方位服务
近期,甘肃省政府及所属各部门提出了一系列引导支持装备制造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配套措施。
记者了解到,这些措施具体来讲包括,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和发展工业园区,鼓励国有装备制造企业加快重组改制,并对国内外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并购甘肃省装备企业给予支持。甘肃省要求大型企业集团和重点企业在“十一五”期间,建设一批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并且政府相关部门将从税收、资金、项目批准、人才培训等方面对装备企业技术创新予以支持。
在体制创新方面,甘肃省今明两年将努力完成困难企业政策性破产重组任务。同时鼓励制造产业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鼓励企业以并购、参股多种形式参与国有装备制造企业的改革与重组,鼓励企业之间开展多形式的联合重组,鼓励大中型国有装备制造企业实施股份制改造,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积极推进企业主辅分离,争取用两年时间完成装备制造企业分离半社会职能的工作。突出外引内援,推动装备制造企业同省内外,国内外同类企业和相关企业,通过技术转让,合作开发,联合制造,入股参股以及兼并重组等多种方式加强合作与交流,形成新的发展优势。
在分析甘肃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现状时,冯健身指出,甘肃省振兴装备制造业要发挥比较优势,突出抓好重点产品、重点企业和重点区域。重点企业要积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把自身的优势同国内外大企业集团的优势对接起来,积极寻求合作伙伴,主动登门招商引资,争取引进若干国内外知名的装备制造企业到甘肃落户。
“在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大环境中,只要我们措施得当,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发挥优势,把装备制造业做强做大是完全可能的。”冯健身的话里透露出自信。(中国工业报)